邵陽新聞網6月23日訊(通訊員 陽望春 嚴欽龍 肖穎 劉劍平)“人大監(jiān)督強法治,公平正義心中記,矛盾糾紛依法理,和諧家園共努力……”6月22日上午,陣陣悠揚的山歌聲從城步苗族自治縣丹口鎮(zhèn)桃林村法治廣場傳來,當地山歌愛好者正在用自編自導的“法治山歌”,向來自過往群眾和外地游客普法。運用山歌宣傳法治,已成為桃林村基層立法點一張靚麗的名片。
城步苗族自治縣人大機關干部和桃林村群眾學習用苗語唱法治山歌
桃林村居住著苗、侗、漢、壯等少數民族,其中苗族人口占95%。每逢重要節(jié)日和重大活動,這里的苗族群眾都會身著盛裝,以歌會友、以歌傳情。近年來,該村先后被確定為市、縣人大的基層立法聯系點。
組建團隊,業(yè)務水平大提升。在上級人大的支持下,丹口鎮(zhèn)人大在桃林村組建了由人大代表、普法志愿者和山歌愛好者等組成的“法治山歌團”。為提升山歌團的專業(yè)水平,縣、鎮(zhèn)兩級人大多次組織開展業(yè)務培訓,邀請專家對山歌的韻律、唱腔、表演技巧等方面進行指導。山歌團創(chuàng)作的法治山歌因貼近生活、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,很快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。“土地權屬有依據,流轉合同要寫細,依法依規(guī)不越界,鄰里和睦心歡喜”......在城步,像這樣廣為流傳的法治山歌多得數不勝數。
城步苗族自治縣文化館專家輔導干部群眾學唱法治山歌
多元普法,法治山歌入人心。山歌團通過對唱、合唱、說唱等多種形式,深入開展法治山歌“進村居、進集市、進校園”系列普法活動。目前,他們累計創(chuàng)作法治山歌50余首,發(fā)放法治山歌手冊200多冊,組織專門的山歌普法活動30余場次?!耙郧翱傆X得法規(guī)條文離我們很遠,現在聽著山歌,不知不覺中就把相關法律牢牢記在心里了!”在趕集活動中聽了法治山歌后,丹口鎮(zhèn)雙龍村的張大爺感慨道。
建設陣地,普法宣傳氛圍濃。市、縣人大著力將桃林村建設打造為集“一路一橋一廳一室四店”五位一體的基層立法聯系點。走進該村,在“法治路”和“法治風雨橋”上,每隔一段距離就設有法治宣傳牌,上面印著醒目的法治標語;在法治宣傳廳內,每天循環(huán)播放著法治山歌的視頻;在基層立法聯系工作站,工作人員熱情向到訪的人們介紹相關立法知識;在“四店”(定點作為立法示范店的農家樂和民宿),餐桌上擺放著法治山歌宣傳資料,房間里張貼著法治標語。每到周末或節(jié)假日,山歌團成員相約來到法治路、法治風雨橋等場所,現場唱法治山歌,讓到村里的來賓、游客如同沐浴一場特別的“法治春雨”。
踐行民主,立法工作結碩果。為了在《城步苗族自治縣巫水保護條例(草案)》《邵陽市農村集中飲用水安全管理若干規(guī)定(草案)》等法律法規(guī)的制定過程中廣泛聽取民意,山歌團事先通過編寫山歌進行傳唱,讓群眾在聽山歌中了解法規(guī)的內容?!拔姿迩迨羌覉@,保護條例要周全,污水垃圾不亂倒,青山綠水萬萬年?!边@首關于《城步苗族自治縣巫水保護條例(草案)》的山歌被傳唱后,極大激發(fā)了桃林村群眾參與立法的熱情。最終,他們提出的多條意見建議被市、縣人大采納,為科學立法、民主立法貢獻了基層力量。